本网讯 12月7日,s315沿山至德卧公路义龙新区丫杈大桥危桥改造工程开始封闭施工,至此,这座连接黔桂两岸人民、作为天生桥二级电站重要交通枢纽35年的大桥将被拆除,等待重建后以另一幅崭新的面貌再现江畔。
丫杈大桥是天生桥二级电站进厂公路的一部分,横跨南盘江,被当地人民称为“长桠大桥”,桥的两岸分别是贵州省安龙县德卧镇长田村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桠杈镇。
翻开历史,丫杈大桥的前身是一座索道桥,1984年9月,为了解决天生桥二级电站施工运输困难,负责电站厂房部分建设的水电九局,在距离天生桥二级电站约两公里的南盘江上架设索道桥,以其30吨的载重量连接两岸,承载电站设备运输的重任,也让南盘江上的天生桥流域实现了“天堑变通途”。这便是丫杈大桥的前身。
1985年,随着天生桥二级电站建设不断推进,原来建设的索道桥已经无法满足发电机组的运输承重要求,于是由贵州省交通勘察设计院勘察设计,水电九局在原索道桥的基础上修建了钢筋混凝土拱桥。1988年7月,这座总长352.1米,宽11米,距水面40多米,载重量300吨的桥,将贵州安龙县德卧镇和广西隆林县桠杈镇联通,成为天生桥二级电站建设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成了联系两岸人民的纽带和促进两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交点。
“长桠大桥”连着黔桂边陲的两个小镇,推动着两地的发展,见证着两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更承载着驻守在这片土地上的电力人无数的记忆,30余年,桥“牵”两岸,桥两岸的路不断变宽而平坦,村民的泥瓦房也被新农村小洋房取代,桥上滚动的车轱辘也从马车变成了飞驰的汽车,到电站的也从修建电站的部队官兵变成了电站运行管理的电力人,桥,“推”着天二公司以及黔桂边陲两地的地方经济,不断向前迈步。
随着使用年限加长、地方重型车辆增多,大桥出现了桥面裂缝、露筋等现象,2012年到2016年间,天二公司分别委托专业单位对丫杈大桥进行了检测,均检测出大桥各项系数不符合规范要求,无法满足原设计载重要求,将其定为4类桥危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两岸人民的安全,天二公司先后采取限载、设卡等方式对过往车辆进行限制,但作为横跨南盘江的两省区连接重要通道,交通限制也制约着两省区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且超限冲卡等情况时有发生。
为彻底解决丫杈大桥的安全隐患,2019年开始,天二公司积极协调广西、贵州两省地方政府筹备桥梁改建事宜。2020年3月25日,贵州黔西南、广西隆林相关主管部门和天二公司在电站会议室主持召开会议,同意在老桥上游50米处新建一座路线全长540米,桥长370米的新桥。但在后续前期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出发现新建桥涉及跨省界桥征地手续须报国家自然资源部审批,推进难度极大。经过三方多次协商,决定以“地方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企业配合的方式”在原桥旧址上进行危桥改造拆除重建。
2023年7月26日,天二公司与兴义市政府签订丫杈大桥改造工程协议,12月7日,丫杈大桥正式封闭施工,大桥也被一点点逐渐拆除,这座陪伴了天生桥二级电站和两岸人民35年的大桥也最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邹大艳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