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说的主人翁黄艳敏,她虽名字带“艳”,但把她比作玉兰却再合适不过。性格不张扬但也不内向,为人诚实处事谦虚,正如冬日里的玉兰,让人感觉很舒服。
2011年,黄艳敏毅然投身于男性占绝大多数的水力发电行业,致力于水电站信息化建设工作。10年来,她默默努力,在风霜雨雪中磨砺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以攻坚克难的职业操守,成就属于她的职业故事,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别样的风采。她先后荣获调峰调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天二公司劳动模范、“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
“一线工作很难做,但是也很锻炼人”
众所周知,水力发电企业的一线生产人员都是男性居多,搞计算机信息化工作的也大多都是男生,黄艳敏恰好就在这么个“男人堆”里工作。
“虽然女生在技术钻研上有一点的短板,但是看着身边的同事都很努力上进,我也想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黄艳敏这样说道。工作以来,不管多忙,她总要挤出时间钻研专业技术,像海绵吸水一样不知疲倦地攫取文化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信息网络知识,并虚心向师傅请教技术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凭借她的学习韧劲,一步步的变成了现在的女性技术专家,实现了从懵懂到技艺娴熟,从门外汉到业务精湛的技术技能专家的转变。
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重复性工作总是占大多数,如何使同样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成为她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她通过不断总结与钻研,努力在常规作业中创新,对作业程序进行优化,这些创新举措为日常工作提效不少,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科学化水平,将大家从繁杂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了出来。
她先后参与了厂内信息机房升级改造、软硬件设备升级改造、计算资源池建设项目、存储资源池建设、局域网建设与升级改造等技改项目,同时她也是是天电维基系统投入使用以来的重要开发和实施者之一。
在一线班组的锻炼,让她的业务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调到生产技术部后,她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岗位,并肩负起了生产技术月报和安全生产分析会材料的管理,以及部门项目管理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和综合协调能力。
黄艳敏目前已是天二公司信息化技术领域的带头人,牵头组建了天二公司数字化创新团队,成立“黄艳敏创新工作室”,成为调峰调频公司为数不多的由女性负责的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首个主要攻关项目便获得了“调峰调频公司首届数字化开发者大赛”铜奖一等奖。
“老电厂的信息化化之路不好走,再难,走出去就是一片新天地”
黄艳敏学的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入厂后一直在检修中心计算机班工作,2020年的机构改革,班组其他成员到了西部检修试验分公司,她留了下来,肩负起天二公司的信息化工作。
“多年在一线的工作,让我认识到在老电厂开展信息化工作的难度,同时也找到了症结。”黄艳敏介绍,设备的老化,人员信息化意识的薄弱,很多工作开展起来很难。很简单的一个例子,电厂的老师傅很多,本来推出的信息化手段是为了简化流程,可是一些老师傅由于习惯了老方法,加之操作流程学习慢,对新事物接受慢甚至于抵触。为了克服这些难题,她在信息化手段的实施过程中,不断的搜集意见,注重流程的人性化,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培训,甚至是是手把手的教。
黄艳敏认识到许多业务仍采用传统方式运转,耗时低效,为改变现状,必须加快提升天二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她主动到各部门调研,收集需求,借助钉钉平台,自主开发了25个业务微应用,搭建了一套“天二公司氚云应用”掌上办公系统,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利用手机实时开展业务办理。
她把信息化手段同样运用在了电厂机组和输变电设备可靠性分析中。“以前的分析报告编制方式采取传统人工取数,并在表格中生成往年同期比、计划差距比的图表方式,因相关数据较多,大量耗费可靠性管理人员的时间与精力。”黄艳敏为了提升分析效率和工作成效,主动学习并探索新方法,利用南方电网公司数据中心中的tableau自助分析工具、通过数据入仓、利用tableau对源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自助分析,一键生成可视化图表和可视化分析报告,实现分析报告智能输出和用户之间可视化交互,切实提高可靠性管理效率。
为便于业务归口管理者开展业务分析,2021年,她对各个微应用的数据进行了挖掘,开发了统计分析模块,实现了业务的可视化实时分析,为电厂的数字化转型做出了贡献。该项目荣获“调峰调频公司首届数字化开发者大赛”铜奖一等奖。
“不能说工作和生活兼顾,但我会尽量为孩子们做好榜样”
每到寒暑假的中午,同办公室的女同事们都在办公室午休,黄艳敏在职工餐厅草草吃完饭就往家里赶。
“孩子上学的时候还好,老人基本能忙得过来,假期我得想办法回去搭把手。”黄艳敏老公是交警,常年照顾不到家,两个儿子由她爸妈帮忙带。两个老人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是面对两个正是调皮阶段的男孩,时常还是会招架不住。
“我记得把天电维基数据迁移至公司维基平台的那段时间,我小儿子还小,那段时间对我来说确实比较煎熬,加班回家看着疲惫的父母和已含泪睡着的孩子,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数据迁移的时间紧,任务重,黄艳敏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时间,中午、晚上、周末,她硬是通过加班加点,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所有数据迁移。
“有时候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想过退缩,看着部门其他同事都在努力的克服困难,完成更多更难的工作,我也就咬咬牙坚持了下来。”对于家人和孩子的亏欠,她默默放在心里。
她深知,没办法做到工作和家庭的兼顾,但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想办法去克服困难,也算是给孩子们一个身体力行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会退缩。(李玲)